联系我们
SHFCE ASIA 2021组委会
联 系 人:金先生 18918499659(微信)
咨询电话:+86-21-5296 2599
E-mail:lxzlexpo@126.com
工作QQ:1114238981
(添加请备注氢能展)
展会网址:www.Shfcee.com
联 系 人:金先生 18918499659(微信)
咨询电话:+86-21-5296 2599
E-mail:lxzlexpo@126.com
工作QQ:1114238981
(添加请备注氢能展)
展会网址:www.Shfcee.com
市场前景:抢滩中国!95家跨国企业在中国布局氢能 |
市场前景:抢滩中国!95家跨国企业在中国布局氢能! 来源:中国氢能汽车网|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底,海外共有304家知名企业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氢制备以59家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燃料电池系统,共45家;排在第三位的是整车制造,涉及企业共32家。 由于核心材料膜电极、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等市场主要由庄信万丰、杜邦、田中贵金属、优美科、东丽、SGL、戈尔、科慕等少数供应商占领,所以这些领域涉及企业相对较少。 跨国企业在中国氢能业务布局不断加码。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目前在中国成立子公司或者与产业链上下游有业务往来的海外企业有95家,图表2所示。 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燃料电池系统(14家)、氢制备(12家)、燃料电池电堆(9家)、阀门管路(9家),这与当前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契合。 在氢端以法液空、空气化工产品、林德、壳牌为代表,它们参与中国氢能产业较早,今年在中国市场也是有所收获,后来者如康明斯、西门子能源也纷纷入局。而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则以巴拉德和丰田为代表,两者对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及产业化发展都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以上述8家企业为例,分析它们在中国的氢能业务发展以及产业布局情况,为其他企业参考借鉴。 1、林德 近年来,林德一直积极推进中国氢能业务的布局。 国内首个液氢项目落地。2020年11月5日,林德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浙江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签署协议,三方建立了面向氢能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该协议林德将开启在中国首个液氢项目。 此前林德也与宝武集团子公司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清能”)就液氢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后续的推进工作进展似乎并不大。此次合作能否有实质性进展,还有待观察。 大力推广专有技术产品离子压缩机。10月29日,与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林德的加氢站核心设备——单机IC90离子压缩机和双机IC90离子压缩机。9月29日,与淄博能源集团合作的首个加氢站建成,其中林德的双体IC-90离子压缩机成功应用于该站。 与国内化石能源企业达成合作。7月24日,与中海油旗下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林德将为其提供储运和加注等方面的技术支持。7月17日,与中电国际子公司北京绿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氢科技“)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合作开展“绿氢”项目,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提供“绿氢”交通解决方案,其中林德集团提供制氢、储运、加注等成套解决方案。 而在2018年11月,林德与中电国际另外一家子公司中电智慧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智慧”)签署“绿氢”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6月,由中电智慧承建的延庆园加氢站完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测试,该站将为“2020年北京冬奥会系列测试赛”提供服务。绿氢科技将负责该站的运营工作,这或许是林德继与中电智慧签约后又与其达成合作意向的主要原因。 林德参与中国的第一个氢能项目是2007年11月建成的上海安亭加氢站。第二个项目是时隔十年之后,即2017年7月,与舜华新能源、上海驿动、士码科技等成立氢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平台上海驿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驿蓝能源”),驿蓝能源于2019年6月建成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加氢站驿蓝舜工加氢站,林德为该站提供优质、稳定的氢气来源以及离子压缩机等设备。但据了解,该站的离子压缩机设备至今未安装使用。 2、空气化工产品(AP) 空气化工产品(AP)与中国氢能产业的渊源最早追溯至2006年投运的北京永丰加氢站项目,该站由AP负责运行管理。近年来,空气化工产品持续加大与中国氢能领域的合作,切实地参与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2018年3月,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神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将为其在江苏如皋新建的加氢站提供两台最先进的加氢机。9月,与中科富海签署合作协议,在广东中山建设我国首座商业化液氢加氢站,AP将为该加氢站提供两套世界领先的液氢加氢站成套设备,但该站至今未实质性建设。2019年7月,由AP总包的山东省首座固定式加氢站建成。2020年6月,宣布在浙江海盐总投资10亿美元氢能项目正式开工,此次开工将新建氢气提纯、液氢装置、液氮装置,以及氦气分装等工业气体综合配套,填补嘉兴在氢气制储运、加氢站设备等产业链环节上的空白。 2020年5月,与亿华通成立合资公司——空气华通(北京)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落地未来科学城,主营业务为加氢基础设施和加氢站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等。同月,斥资1800万美元在淄博投建氢能综合利用项目,并在淄博市投资运营加氢站。9月,中标张家口创坝加氢站项目设备安装施工招标。 3、法液空 法液空与中国氢能产业因“长征五号”航天项目而结缘。2008年,为“长征五号”提供液氢燃料,蓝星航天引进法液空的冷箱设备和配套相关设备。此后也或多或少参与中国氢能产业中,2018年开始更是动作频频。 2018年11月,法液空全资子公司ALAT与厚普股份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液空厚普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液空厚普”),液空厚普将在成都设立产品开发和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生产中心,并向全国和全球范围输出加氢机设备。液空厚普已于2019年5月成立,致力于成为一家在氢能源市场开发、制造和销售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加氢站的公司。 2019年1月,山东兖矿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兖矿集团提供氢气来源,而法液空将提供加氢站设备和运营服务,双方将合作共建山东省加氢站网络,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链。11月,和中国石化签署合作备忘录,其将参股中石化新成立的氢能公司,共同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整体解决方案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 4、壳牌 壳牌在中国涉氢业务最早追溯至2007年,彼时壳牌协助同济大学,共同设计和建设了上海第一座固定式加氢站——安亭加氢站。此后,壳牌在国内氢能领域鲜有动作。直到2019年10月,壳牌携手新微创源孵化器推出“壳牌中国氢能关键技术挑战赛”,通过挖掘和支持中国氢能领域的创新技术的方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产业层面,2020年11月13日,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和张家口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在河北省张家口成立合资公司“张家口市交投壳牌新能源有限公司”,当日该合资公司与张家口市桥东区政府签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建设总投资约5.8亿元,总占地面积100亩,建设内容包括1个制氢厂和3个加氢站。这是壳牌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个氢能项目。 2020年12月3日,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嘉兴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称全面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包括对已落户项目提升能级,在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并在建设综合能源站中强化合作等。 5、巴拉德 巴拉德是燃料电池界的元老,谈及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是绕不开的话题。 技术授权与转让。巴拉德与中国的关系最早始于2013年,此后其逐步向多家中国企业进行燃料电池技术授权,在中国建立产线,向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巴拉德的产品,但核心的膜电极和电堆技术仍掌握在巴拉德的手中。 6、丰田 丰田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老司机,中国市场自然不会缺席,但真正有实质性动作是近两年的事情。 2019年4月,丰田汽车与福田汽车、亿华通达成合作意向,三方将在福田汽车生产的燃料电池客车上搭载采用丰田燃料电池电堆等零部件的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共同合作推出氢燃料电池客车新产品。按照规划,该款新车将于2021年投入量产,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2019年7月,丰田汽车宣布将向中国车企提供关键的氢燃料电池组件,并由上海重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系统集成后,搭载至一汽集团和苏州金龙旗下的大巴上。2019年12月30日,由苏州金龙生产的采用丰田燃料电池技术的20辆氢能公交车抵达常熟,并于次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 2019年12月10日,丰田通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通商”)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科技”)、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常熟高新区管委会”)达成合作意向,三方将携手打造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示范应用项目,丰田通商将联合重塑科技引进丰田的电堆产品与技术,共同开发氢燃料电池重卡及动力系统,积极探索商业化运行模式。 7、康明斯 2020年10月10日,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明斯”)和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资本”)、恩泽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恩泽基金”)在北京签署合作意向书。根据合作意向书,各方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共同促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开发及推广。这项合作中,康明斯无疑是作为电解水制氢技术的提供者,而中石化资本和恩泽基金则提供市场资源和资金。 2019年,康明斯在武汉成立了第五大事业部——新能源动力事业部,其中包括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并于2020年1月在武汉经开区启动东亚研发中心新基地项目的建设,建设内容包含一栋氢燃料电池技术大楼。可见,尽管康明斯在柴油发动机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其也很重视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 2019年11月,康明斯首款配备氢燃料电池的电动动力重卡在亚特兰大北美商用车展上亮相,该卡车搭载了水吉能研发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设计功率为90kW,最高可扩展至180kW。2020年11月,康明斯与国际知名卡车制造商纳威司达国际公司达成一项合作,将联合开发氢燃料电池8级重卡。 8、西门子能源 2020年9月28日,西门子能源从西门子集团正式分拆,开启西门子集团旗下能源业务的独立运营。西门子能源业务涉及发电、输配电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转化、传输等,能够为能源客户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其超过50%的业务组合以实现去碳化,在去碳化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西门子能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表示,“氢能是西门子能源的重点方向,由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有利于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助推能源转型,在工业、交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将氢能作为西门子能源重点业务方向之一,而中国氢能产业有望成为万亿级市场,西门子能源自然是不能忽视。 2020年8月19日,西门子能源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力”)旗下的北京绿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为中国电力氢能创新产业园提供一套橇装式质子交换膜(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Silyzer 200”。这是西门子能源在中国落地的首个兆瓦级别绿色制氢项目,该项目也是服务于2022年冬奥会。 2019年9月,西门子股份公司与国电投签署《绿色氢能发展和综合利用合作谅解备忘录》。国电投是中国电力的控股公司,本次兆瓦级绿氢项目的签署是落实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果。此外,双方还计划进一步拓展绿色氢能项目的合作。
|
合作媒体 |